
近年来,金融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统计体系逐步完善,统计数据不断丰富,数据管理与运用更趋合理,金融统计在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各项金融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金融统计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如统计标准不够统一、统计信息不够全面、数据质量不够高、信息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为推动金融统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深化金融统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促进中央银行、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高校院所等各方面在金融统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必要成立一个专业性的学术团体,搭建一个交流、合作与共享的平台。
按照人民银行行领导的指示,调查统计司于2010年初开始筹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依据成立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的有关法规,筹备组与国家民政部、中国金融学会等单位多方联系,履行社会团体(分支机构)成立的各项程序。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国金融学会章程》,起草了《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草案)》,并向民政部正式提出申请。今年5月,我们收到了民政部关于《同意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登记成立》的通知和《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
筹备组立即着手,从三方面开展工作,即构建组织机构、吸收会员和筹备成立大会。一是修改完善《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草案)》,酝酿学会的组织架构。二是起草《关于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吸收会员的通知》,启动会员吸收工作。日前,我会已收到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有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入会申请。申请资料整理、资格审查与审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当中。三是按照统专会管理办法,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广泛征集机构会员意见,推举产生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人选。推选的结果是,名誉会长杜金富(人民银行副行长),会长盛松成(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和8位副会长,他们是阮健弘(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董礼华(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副司长)、鲁素英(银监会统计部巡视员)、霍达(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朱金渭(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王春英(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赵彦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秘书长安荔(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景气调查处处长)。需要说明的是,名誉会长的任职,还要履行有关程序。四是组织召开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五是在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子网站中开通统专会办事指南专栏。专栏介绍了统专会的基本情况,发布了《统专会管理办法(草案)》,公布了入会条件和申请方式。这一专栏还将反映统专会工作动态及有关情况,希望大家能经常登录查询。
金融统计是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各项金融工作的基础。举个例子。大家知道,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增加了一个新的监测、分析和中间目标,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也涉及到银行信贷、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和保险赔偿等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这就需要开展全面的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并最终编制金融概览。金融统计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
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后,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依据自律、服务、教育、交流的宗旨,做好各项工作。主要是,组织、推动会员开展金融统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对策研究;组织跨部门、涵盖全金融系统的专业培训;开展国际间金融统计学术交流;推进金融统计专业职称评审等。
金融统计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统专会的发展,仍需大家的关心与支持。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统专会名誉会长杜金富副行长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推动,感谢中国金融学会的悉心指导,感谢人民银行办公厅、人事司、研究局、机关事务管理局、会计司等相关司局在政策、人员、办公场所等方面的支持,感谢国家统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在发展会员、修改制度文件等方面的帮助,感谢各金融机构、高校院所、有关学会、统计专家与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还要特别感谢中国工商银行对本次成立大会的大力协助。
今天的会议,杜行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将给我们指方向、提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切实落实领导提出的各项要求,坚持办会宗旨,履行学会职责,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我国金融统计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