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广大社会公众参与金融交易、享受金融服务日益广泛,金融消费者教育日显重要。为深入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使金融消费者更好地学习金融、了解金融、更好地享受金融业改革发展带来的好处,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
一是要提高对金融消费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接受良好金融教育的消费者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掌握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技能、提升金融风险意识,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理性,降低其系统性行为偏差,增强其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有利于扩大金融服务受众面,提高金融包容性,使更多的金融消费者享受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要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工作机制。各金融机构应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各条线的工作重点、教育效果的评估方式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金融机构应指定内设部门负责金融消费者教育,定期对本机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知识培训,并要积极配合、参与相关方面开展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
三是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一,要让金融消费者认识到学习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并使金融消费者从中获益,提高其参与金融教育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第二,要组织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能力、倾向、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缺陷和行为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方案;第三,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资料要通俗、简洁、生动,使大多数金融消费者能够容易、准确地掌握;第四,要选择最佳时机和最有利于金融消费者学习的环境,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第五,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教育,引导金融消费者进行风险自评,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相关产品的风险特征,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第五,要重视对金融消费者投诉维权知识的普及,畅通投诉维权渠道。
四是要多渠道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要将集中开展与日常性开展相结合,形成金融消费者教育的长效机制。重视倾听、回应市场声音,深入了解金融消费者动态,实现单向教育与互动型教育相结合。根据不同金融消费者群体的年龄阶段、知识水平及金融知识需求特征等因素,开展重点突出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要特别重视对弱势群体金融知识的普及,要对微小企业、在校学生、边远地区贫困人群、劳务流动人口、妇女、残疾人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方案。
五是要跟踪调查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效果,建立标准化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体系,定期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有效性评估,不断改进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