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

金融岁月

注:这是已故原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行长张毅同志的子女,提供的其父去世前一年由本人口述、儿女记录整理的个人回忆录,我们从中节选了一些,均是其从事银行工作的片断。

从事金融工作

1947年,太行二分区所在地左权县(辽县)已经解放。1947年8月,我被调到了冀南银行太行二分行担任经理。二分行驻地在左权县城,管辖着平昔(平定、昔阳)、和辽(和顺、辽县)、寿阳、榆太祁(榆次、太谷、祁县)等八个县。主要任务:一是支援解放战争;二是支援土地改革;三是组织群众生产、组织工农生产;四是发展信用合作;五是整顿基层组织、扩大基层机构。

1948年8月,华北银行在石家庄成立,我被任命为华北银行晋中第三办事处的主任和支部书记及太谷县支行行长。当时因为刚解放,机构人员较少,我们面临着既要管理全区的工作,又要开展新的业务。为了尽快开展业务,县支行接管了一些旧人员。主要工作,一方面要接管阎锡山的旧银号,另方面要对私营银号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开展和扩大银行工作,设置新的营业网点,工作非常繁忙。

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及几个战略区的银行合并成立了全国性的人民银行,华北银行也随之撤消。晋中第三办事处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晋中分行第三办事处。

进城接管银行

1949年4月24日,太原被我解放军攻克,宣告解放。25日我奉命调太原,当时集中了太原分行的大批人马,主要任务是接管太原金融业。我受命成立了一个机构,叫“人民银行太原分行合作部”。其任务是:第一联系太原以外十九个县的银行业务工作;第二组织发放太原失业人员的贷款工作,防止失业人员没饭吃;第三支持私营工商企业的生产,向其发放贷款。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随着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成立,中央任命周义忠同志为省人民银行行长。全省各地区的银行如晋西北、太岳、太行、雁北、大同等地区的银行都统一归省人民银行管理。我被调省人行业务科并任业务科长,李华为副科长。

那时我们为开展省内外的汇兑业务,每天都在筹划开辟新的通汇点,几乎是每天新开一个,很快打开了汇兑业务的局面。为配合物价稳定,我们在太原、榆次建立了仓库,收购储存了大批的麻皮等物资。

1950年2月,中央提出了“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的金融工作方针,并对现金加强管理。为了适应全国金融工作的发展,省分行又建立了业务办公室和现金管理科,业务办公室的工作是总揽全省的城市业务工作,协助分行领导指导全省的城市金融工作。为了加强全省的现金管理和城市银行业务工作,我调业务室任主任,并兼省分行现金管理科科长和省分行营业部主任。

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物资调拨,统一现金管理。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的总机关,国家银行代理国库。一切军政机关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若干使用外,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不得对私人放款,不得存入私人行庄,违者处罚。为了加速现金的归行工作,我们在营业部成立了工作小组,每天都到党、政、军、民、机关团体、事业、企业单位去组织现金归行,让单位做现金收支使用计划,能转帐的转帐,能不用现金就不用现金,并建立了国家主要行业的金库。通过一段时期的工作,整顿了金融秩序,为巩固取得的政权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950年春天,华北局召开了第一次城乡物资交流会,山西组成了由裴丽生副主席带队的省直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代表团。代表团到京后住在了北京原袁世凯练兵的兵营,兵营里还是原来驻兵的大房子,所以我们睡的都是大通铺,十几个人睡在一个大铺上,裴丽生副主席与我们大家也都在大房间住。别人觉得裴老是省长,怕睡到一块不便,结果却把我安排与裴丽生副主席睡在了一起。我也怕影响了裴老的休息,裴老看我有顾虑,对我说:“没事的,我们挨着睡挺好嘛,我不怕影响的”。我于是消除了顾虑,与裴老挨着住了下来。

1951年1月26日,政务院会议通过并由周恩来总理任命我为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这时我还兼任机关总支书记,并继续兼任营业部主任。为了加强系统内资金管理,省分行成立了核定资金管理委员会,由我任主任。银行的主要业务工作就是围绕工商业的加工、订货、采购、包销开展贷款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省分行机关达到了500多人,作为机关的党总支书记,为了加强机关的政治思想工作,我与股级以上的干部进行谈心,向他们了解有什么思想,有什么困难,个人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这样上上下下干群关系都十分融洽。当时银行的留用人员比较多,而且大多数人是在旧银号当会计,有不少人都患上了肺结核病,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此,省分行十分重视,省委对此也很重视。为彻底解决治病、防病问题,决定建立一个主要治疗结核病的疗养院。我去了太原市几个地方进行选址,最后在西山的南寒选了一块地,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筹建疗养院。购置了医疗器械,配备了医生、护士,而且中、西医都有。疗养院的建立为防治结核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城后,人民银行一直是在鼓楼街原旧山西省银行的地址办公。1951年,总行批准了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在五一广场新建办公楼。设计出来后,我拿着图纸去了总行,南汉辰行长亲自看了图纸,批准了建设。

1951年太原市只有三个建设工程是解放后开始新建的,一个是省委的办公大楼;一个是五一大楼;再一个就是人民银行的办公大楼。办公楼于1951年动工,1952年主体建成,1953年装修完工后,省分行机关从鼓楼街搬入了五一广场办公楼办公。1951年1月下旬,省分行召开了“第一届全省金融模范工作者会议”。这是全国解放后山西省金融系统召开的规模空前的劳模大会,会期10天。会上各地各单位代表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建国以来全省的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非常隆重。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始后,各单位都成立了增产节约运动委员会,省人民银行成立了李进军为主任,我为副主任的委员会,省委在银行派了工作组。银行是在山西大剧院召开的动员大会,那时搞运动领导首先要带头,李进军和我首先在会上作了检查,其他人是在科里进行检查。省委与各单位负责人进行谈话表态,人民银行是李进军、王竣德和我。“五反”运动开展期间开展了“打老虎”运动,每个单位都下了打老虎的任务,贪污1000元为小老虎,贪污10000元为大老虎,机关还成立了人民法庭。打老虎运动开展后银行捉了不少的小老虎,也捉了几个大老虎。

1953年,省分行新办公大楼在五一广场建成,省分行由鼓楼街搬入新大楼办公。鼓楼街省分行营业部变为太原市分行,太原市的办事处统一归太原市分行管理。

重返银行工作

从1954年—1978年,我因工作需要离开金融系统。1978年,省里调我回省人民银行工作,任行长、党组书记。当再回到银行工作时,已是我离开银行二十三年后了。

回到银行后,我第一次到总行开会,就找到总行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力求成立银行学校,并争取到总行的批准。山西银行学校是文化大革命后,被总行批准的第一家省级银行学校。

我从1978年11月到银行工作至1983年5月离任,担任行长前后不到五年,除了以上做的主要事情外,还花费了一定的精力主持组织了山西地方志《金融志》的编写工作;主持编写了《山西票号志》资料;主编了《山西金融大事记》;参与了原建设银行总行行长武博山主编的《冀南银行九年》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