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
见证
作者简介: | 乔天锋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国库处副处长 |
本人1987年7月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国库处工作至今,二十多年来,亲身经历、见证了甘肃国库的发展变化:
国库机构逐步健全、队伍逐步壮大
二十多年来,适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甘肃省国库机构逐步健全、队伍不断壮大,逐步适应了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
1986年3月,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国库处成立后,地、市、县国库机构还未分设,与会计部门合署办公。当时全省仅有专职人员7人,兼职人员94人,其中:省分库专职人员3人;中心支库专职3人,兼职11人;县支库专职1人,兼职83人。到1989年底,全省14个地、市、州分行全部成立了国库科,配备正、副科长14人,全省22个县支行成立了国库股,人员达到213人,其中:专职人员202人,兼职人员11人。到2011年,人民银行在全省范围内为各级政府设立国库机构106个(包括乡镇金库),共有国库人员510人,其中:人民银行国库干部职工456人,含专职383人,兼职73人,保证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发挥。
国库电子化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1987年2月,甘肃省分库着手国库业务电子化的规划和远景设计,拿出软件程序的设计方案,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88年8月,省分库实现了与总库的国库资金报解通讯计算机联网,到1990年底,实现了与全省14个中心支库的国库资金报解通讯联网,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手工编制报表、资金邮划的传统做法,到1995年底,全省已有10个中心支库实现了与所辖县支库的资金报解通讯联网,从而奠定了国库业务电算化、网络化的基础。通过学习外省先进经验,1997年引进了广东省分库使用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处理国库业务,在省分库运行正常的情况下,逐步推广到全省14个中心支库;2001年,在全省推广运行了总行国库局统一开发的《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1.0版),2002年底开始试运行《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并与“1.0版”双机运行,2003年4月正式单机运行《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2003年5月在全省推广运行《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国库综合业务报表系统》;2004年12月推广运行《国债兑付管理系统》和《国债收款单管理系统》。2005年5月8日开始,与甘肃省财政厅国库处使用网络传输财政集中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数据信息,5月23日,全省各市(州)中心支库一次成功上线大额支付系统;2006年2月20日,对《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从(2.1.8.6版)升级到(3.0版),甘肃省分库和14个市(州)中心支库顺利加入小额支付系统;2007年初,完成了对《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从(3.0版)到(4.0版)、《国库统计分析业务系统》从(2.85版)到(3.0版)的升级工作;2009年12月1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在我省上线运行。
国库监管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十年来,我省各级国库采取定期检查与经常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检查辅导,并逐步形成了强化国库资金监管的“三查”制度,并在每年的工作安排中对各项检查的内容、范围、方法、步骤、时间以及具体措施和检查报告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组织人力,逐项落实。一是每年组织各级国库对国库经收处是否延解积压国库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加快了资金报解速度;二是对商业银行财政性存款科目的使用情况和财政部门多头开户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理账户进行清理纠正;三是每年对预算收入退库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不合理退库进行查堵,从而保证了国库资金完整、准确和足额入库;四是开展国库业务实地检查,每年各级国库的自查面达100%;上级国库对下一级国库进行抽查,抽查的具体对象、重点内容和实施步骤都有明确规定,抽查面达30%,通过各种检查,防止了财政资金的分散流失,扩大了人民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加强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
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做到核算操作程序化、账务处理标准化、业务管理制度化、岗位管理规范化,保证国库会计核算的真实、及时和准确,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社等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大对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二是加强对代理银行的监督与管理。三是加强对征收机关的监督管理。
国库统计分析工作迈上新台阶
199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下发的《关于编报国库统计报表的通知》,省分库严格按照通知规定开始按月编报地方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支出统计报表,199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下发《关于编报预算收入退库季报表通知》。1995年甘肃省分库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国库收支统计月报计算机处理程序的通知》,将国库统计月报纳入全省微机联网,进行数据传递和信息反映,专人负责对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在对预算执行态势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分析报告。1997年执行总行国库局《关于加强国库收支统计工作的通知》,按月编报地方预算收支统计月报,按季编报退库报表,及时反映地方预算收支、退库情况。2003年执行人民银行国库局制定《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指导意见》,2005年国库局对《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2003年全省国库系统启用《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汇总编制国库资金收支报表。2004年8月执行人民银行国库局关于上报国库库存余额统计周报的通知,9月执行上报国库库存余额日报制度。从2004年6月份开始,甘肃省分库对国库收支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季度分析报告制度改为月报制度,每月10日左右将上月预算执行情况以专刊形式进行报告。2006年在全省国库系统建立国库统计分析联系县支库制度,在13个中心支库确立12个县支库成为省分库统计分析和统计调研联系库,按照省分库的统计分析要求进行国库调研工作。
国债发行、兑付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国家债券的发行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行政分配到市场消化,经历了曲折而坎坷的里程,在国家债券的发行和兑付工作中,人民银行配合各级财政部门,从国债发行的组织实施到国债券实物的调运、任务的分配、款项的入库和清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85-2011年,甘肃省各级国库共办理国债发行款项320.86亿元。发行的国库券于1986年陆续到期兑付,截至2011年,甘肃省各级国库共办理国债兑付本息款项31.95亿元。
国库业务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2006年以来,国库工作按照“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在抓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提高国库核算质量。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夯实国库工作基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服务保障能力。2008年11月在兰州和白银两市成功上线运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的基础上,积极扩大覆盖面,目前国税业务已推广到全省所有市县,纳税签约率达72%。地税业务也在全省全面推开。2010年全省各级国库通过横向联网系统办理的缴税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的29.6%,缴税金额占总金额的44.8%,居西北五省之首。横向联网系统的推广运行,为进一步发挥国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构建现代国库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