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

一个老档案员的情怀

安泽民,中共党员,丹东中支档案员,副主任科员。

我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调到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当时叫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分行)工作的,一直到1999年退休始终从事文书和档案管理工作。工作期间,在行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较好地履行了档案员的职责,圆满地完成在岗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丹东市人民银行档案室跨入到省一级档案室行列,行档案室被分行评为省一级优秀先进单位,我本人也多次被分行和地方授予优秀先进档案工作者荣誉。

档案工作及管理千头万绪,在这里我仅讲述一下行里档案室升级过程中我做的点滴成绩。

随着《档案法》的颁布实施,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行里提出要对现有的档案室进行升级达标,由当时的三级档案室升级到省一级档案室。记得当时是1995年初,接到这个任务时,离我退休的年龄已不足五年,年龄大、体力差,又赶上我的三叉神经发作。都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不要命。可是三叉神经痛那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不但痛程度严重,而且像闪电般悠来悠去。所以,我甚感力不从心,多次找领导要打退堂鼓。但在领导的鼓励和同志们的支持下,我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

当时我行的档案室级别低,机关各科室对档案的认识不高,报来的档案资料不全、卷宗质量较差、目录检索标准低,档案资料接收、整理和管理体系不规范,要在当年的12月份申请验收达标难度很大。为此,我积极学习档案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档案室建设、管理方面的知识,主动向市档案局的专家请教,并邀请他们来单位进行现场指导,使我对省一级规范化档案室的建设、管理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依据省一级档案定级、升级办法要求,结合我行档案现状和实际,制定了档案升级工作方案。方案从广泛宣传、收集整理、规范归档,查漏补缺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相应的工作任务分工,为顺利开展档案室达标升级工作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大量工作,除由单位按照省一级规范化档案室要求集中采购一些相关硬件外,主要就是收集和补充档案资料、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行机关以科室为单位,组织人力认真开展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我一方面要经常到各科室进行档案收集、整理指导工作,协助科室搞好分类、登记、组卷、归档、统计和编制检索工具,另一方面着手编制档案分类方案,按分类号、年号、流水号的办法编写档号。同时认真制订了丹东市人民银行文书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查借阅制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档案管理制度,并按照保管期限表规范整理文件资料。从1995年初到年末近10个月的时间里,我的三叉神经从未停止过对我的折磨。由于工作任务重、时间要求又紧,我不仅假日里没有休息过一天,还一边大把大把地吃着药、忍着疼,顽强地坚持工作。有时三叉神经痛,感觉像被电击、被撕裂、针刺一般的剧痛,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但是反复不定时发作,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有时不敢吃饭,不敢喝水,不敢洗脸,不敢笑,因为任何动作都可能触发三叉神经痛!我忍着病痛,克服困难,认认真真地整理各类归档资料,坚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位,把每一份档案都准确分门别类,把每一项制度都严格地进行完善,共完成各类档案归档近5000余卷,建立和完善各类档案、文书管理制度20余项,并按省一级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资料接收、整理与管理体系。

几人耕耘,几分收获。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由于我在档案质量上能够严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组卷准确,卷内文件系统排列和编号符合要求,案卷封面、卷内目录等填写完整准确、美观,装订整齐牢固,检索工作齐全,方便查找利用,档案室管理制度规范、齐全,得到了省验收组的高度评价,顺利地通过了省一级规范化标准的验收。

虽然,我为行里档案室的升级达标工作做出了一点贡献,但这也体现了我人生的价值,并在这样紧张的工作中享受到了人生的快乐。

(整理:任显斌,宣传部副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