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
崔利民同志感动央行事迹
看昨天安阳电视台的专访了吗?大崔上电视了!”一大早,这条新闻就在人行安阳县支行传开了。
大崔,是人民银行安阳市中支心支行辖区安阳县支行的一名普通员工,原名叫崔利民,内向,不大爱说话,平时大家都称他“大崔”,是一个走进人堆里马上就可以无影无踪的人。当选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身边的榜样”,一下子让他成为了公众人物。
梦开始的地方
2007年,因为一场意外交通事故,崔利民股骨头碎裂置换后成为了一个行动不便的四级肢残人,不久又经历了婚变,抚养两个幼小女儿的重任一下子全压在他的肩上,一时间人显得很低落。就在他孤立无援的时候,人民银行的领导和同事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了他精神和物质上的最大帮助,让他度过了那段刻骨铭心的人生低谷。在家养病期间,他越发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同事的帮助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由此萌生了表达自己感恩之情的念头。经过同事介绍,“义工”第一次走进了他的视野,并于2008年正式成为安阳义工联合会注册义工,从此走上了志愿服务社会的公益行列。
安阳义工联合会是由爱心人士自发组成的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志愿服务社会的公益组织,设会长1人,常务理事5人,分设环保、关爱、助学、人力资源四个部门,通过“安阳义工网”联络安阳义工,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崔利民从一名普通义工,到成为常务理事、环保部长、公益活动主要策划者,一步一个脚印用爱心描绘着自己的公益梦。
“救救小龙龙”
说起自己从事的公益事业,大崔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参加的一个公益活动“救助小龙龙”。
2011年1月4日,家住安阳某家属院的7岁男孩龙龙做作业时不慎将课本碰到旁边煤炉上引燃棉衣,全身80-90%重度烧伤。保全性命需要30-50万元,后期植皮治疗需要100万左右。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此事后,大崔和义工联的同事于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看着从农村老家来安阳打工的孩子父母无助的双眼,听着病床上仅露着一张小脸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妈妈,救救我!”现场的义工们无不为之落泪。
“这个事我们一定要做!”从医院出来,大崔和同伴们下定了决心并立即分头行动。由大崔拟稿于第一时间在安阳义工网上发出“救救小龙龙”的求助帖。一夜间该贴被转载数百次。河南电视台、安阳电视台、安阳日报、安阳论坛、郑州阳光义工等媒体和公益组织对此事高度关注,在媒体的介入和帮助下,通过安阳红十字会和安阳慈善总会向社会募集善款,短短一周,就为小龙龙募集救助款12万多元,解决了龙龙家人的燃眉之急。大崔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利用工作之余,从街头又走遍了安阳附近的寺院,通过住寺主持和居士的帮助,为小龙龙继续募集善款。最终送到龙龙父母手中的捐款已达16万之多,龙龙的命保住了。之后在大崔他们的努力下,媒体持续关注,终于为龙龙募到了后期治疗费用。这件事感动了安阳也震撼着大崔,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在这条路上持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两院院士”
大崔是敬老院和福利院的常客,久而久之,被同事送了个“两院院士”的雅号。
为社区敬老院的老人们清洁环境、按摩、剪指甲,与老人们一块娱乐是大崔业余时间经常要做的事情。不善言谈的大崔,和老人交流起来总是有唠不完的话题,有时还给他们唱上几句河南梆子。敬老院的老人们都把大崔当成了自己的儿子,隔三差五见不到大崔,就会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腿又疼了。单位的同事接到电话后常常开玩笑地说,“大崔,你爹妈又打电话找你了”。在大崔帮抚的对象中有一位叫万玉珍的老人,今年84岁了,无儿无女。街道多次安排她住进社区敬老院,好对她有个照应。但老人固执地坚持住在丈夫留个自己的那三间低矮的小平房里,穷家难舍。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崔成了万大妈家的常客。
大崔有一个爱好,就是爱看天气预报,关注天气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天要下雨了,他会及时到万大妈家把做广告剩下的喷绘胶纸及时盖到万大妈年久失修的房顶上,降温了,腿脚不利索的大崔,会拐着腿一趟趟往万大妈房里搬够一个星期足够用的煤球,把烟囱安好,再仔细检查是否漏气,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万大妈逢人便说,“大崔就是我上辈子积德,老天爷开眼专门为我送的儿子”。
今年7月,天气开始转热,大崔接到了万大妈的电话,“大崔啊,我胸口闷!”二话没说,放下电话大崔就赶往万大妈家,用自行车驮着大妈上了医院。在医院挂号、就诊、拿药折腾了一上午,被确诊为轻微中暑。2个月后,老人在内黄老家一个远房侄子家无疾而终。后事是大崔和义工联的同事们联络民政局一起张罗的,送殡那天,万大妈的遗体后面紧跟着一瘸一拐的大崔。
提起大崔,孙伟就会露出智障人才有的痴笑。他是一个从出生就被遗弃的脑瘫患儿,不能行走,说话不成句子,整天与轮椅为伴,性格孤僻。大崔第一次到福利院,就注意到了躲在角落里郁郁寡欢的小孙伟。大崔一下子就被一种东西牵扯住了,不由自主地走向孙伟,从此就走进了孙伟的世界。
认识孙伟的时候他才13岁,大崔听不懂他的语言,不明白这个孩子的心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大崔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关爱这个从小失去父母疼爱的孩子。冬天到了,大崔会及时买上几双耐磨的棉鞋给他送去。夏天到了,大崔就给他送去凉席、花露水。节假日,大崔还会带上孙伟和自己的女儿一块儿到公园游玩。每当看着轮椅上的孙伟高兴地和女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交流时,心里总会涌上一股暖流。5年多的悉心照料,孙伟已经从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走进了大崔为他精心营造的阳光下,学会了主动和周围的人打招呼,每次都把自己的一点点小进步当作见面礼物期待着大崔的到来。
盲童的知音
安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大崔做义工常去的地方。那些盲童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深深打动了他,由于盲文纸价格较贵,一个盲童一学期的纸张费用就要超过500元,对于家境贫寒的大部分盲童来说,无异于一大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崔一直想着用什么方式帮帮这些孩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崔从电视上看到河北石家庄有人把挂历纸送给盲童做盲文纸,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及时在安阳义工网、安阳论坛、安阳市曙光学校和本单位发起“捐出您的旧挂历,为盲童奉献一份爱心”活动,并联络四家企业在市区四个地方设立了捐赠点。在他的倡议下,同事、义工、网友、社会爱心人士都积极行动起来,挂历纸很快汇集到各捐赠点。那些日子,只要有人打电话,大崔就立马赶过去上门接收,骑着自行车,一趟又一趟搬运沉重的纸包。累得气喘吁吁时,就坐到地上歇一歇,接着再到另一家去。当大家看到他驮着沉重的挂历奔波时,就关切地问:“大崔,来回奔波,图个啥呀?”他总会笑着说:“图个高兴”。大崔的事迹,逐渐在当地传开,通过河南法制报一个记者的采访和多家省、市媒体转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个月下来,共收到社会各界捐助的爱心挂历一万余份。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义工们把裁剪好的盲文纸先后送到了安阳特殊教育学校、安阳市按摩医院和郑州、新乡、焦作、洛阳等多家特殊教育学校。将爱心播撒到了更远的需要关爱的地方。
助学抚困
在大崔居住的安阳曙光小区,有一所以曙光命名的中学,也是大崔的小女儿就读的学校。因为接送女儿的缘故,大崔成为这个学校的常客,也因为他义工的特殊身份,学校特聘请他作为一名校外辅导员。
正是这个“校外辅导员”的特殊身份,让大崔又多了一份责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从不把自己当外人,学校有重大事情,都会积极参与,只要是孩子们的事情,就会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帮办。利用自己的义工身份,多次组织学生到安阳市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为他们送去糖果、书籍、玩具等慰问品。同学们还为孤残儿童唱歌跳舞,吟诵诗词,整个福利院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也是在为学校义务服务的过程中,大崔了解到现在有些学生家庭困难,学费都成问题。正好义工联有助学这个项目,大崔就联系了专门负责这块儿工作的同事,一起到困难学生家中家访,亲自感受困难家庭孩子的窘迫后,他们把爱心扩大了辖区西部山区,提出“一天捐出一块钱,帮助孩子度难关”的倡议,分三批资助200多名孩子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在了解到辖区内黄县一学校学生急需水彩笔的信息后,大崔在义工网上及时进行了转载,得到了香港一爱心人士寄来的500套高级水彩笔,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愿望,也把爱的种子播撒到了更远的地方。
环保“卫士”
去过古都安阳的人都知道,在汽车驶出高速公路的进市道路两旁,是绿树成荫的绿化带,美若画廊。但是,如果大家知道,这条长达3公里的绿化带有一大半是大崔率领的义工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干的,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安阳提起“环保使者”大崔,无人不知。由于热爱环保事业,自身亲和力强,安阳义工联一致推举他担当“美丽安阳”环保组的领队,他也不负众望,成功组织了“美化家乡,种植未来”大型公益植树活动、“打造靓丽安阳、创建和谐家园”洹河周边捡拾垃圾环保活动、“让电池宝宝回家”回收废旧电池活动等,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安阳市民提高保护环境意识,为建设美丽安阳尽了一份微薄之力。2012年5月21日,《河南法制报》以《身残志坚乐于奉献环保战线上的红衣“卫士”》为题对他热心环保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大崔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感恩所有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并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有人说,做义工就是奉献。大崔体会更多的却是收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就是大崔用行动告诉我们的一个最简单、朴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