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
闫丽娟同志感动央行事迹
今年36岁的闫丽娟,是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房地产与汽车金融处处长,也是一名14年党龄的党员,更是一位默默奉献、扎实工作的普通央行青年。2002年入行以来,她始终在货币信贷和房地产金融岗位工作,从基础工作到重要政策制定、金融产品创新,她从点滴做起、勇挑重担,对工作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认可,在公务员考核中多年被评为优秀,也获得了人民银行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勤于思考,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提升履职能力
作为一名长期在住房金融领域工作的年轻干部,她感受到最多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保障民生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每次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会议、重大文件出台,她都认真学习,逐字钻研,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短,需要结合实践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闫丽娟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积极参与了《国外开展住房贷款证券化的经验与教训》、《中国房地产业周期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并具体承担了中财办、发改委等部门房地产相关研究课题。根据行领导要求,从2006年开始逐年组织相关部门和市场机构编撰了《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全面反映房地产金融发展状况,为社会各界研究房地产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文献。
恪尽职守,严守工作纪律,认真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
安居是民生之本。近年来,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群众的合理自住需求,中央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闫丽娟同志参与了2003年以来的历次房地产调控工作,主笔起草了多份房地产信贷调控政策文件。在每一次调控前期,她都会深入房地产和金融一线开展调研,认真分析房地产及金融市场形势,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讨论,提出完善金融政策的意见建议。由于住房信贷政策涉及每个老百姓切实利益、且对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她和处内同事严守工作秘密,从未向不相关人员透露拟出台的调控措施。她克服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客观困难,经常加班加点,在某些特殊时期甚至连续两个月没有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有时甚至会工作至凌晨两点。她的家里人都已经习惯了她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经常会说,“别人的妈妈都是6点到家,为什么你总是8、9点才回来呢?”在她的记忆中,有两次难忘的加班经历,一次是2011年元旦的暴雪天,另一次是2012年7月21日的特大暴雨,当她搭乘最后一班地铁,艰难地淌着及膝的雨雪回到家时,才发现家人的眼神中是满满的焦急和担心。
随着房地产金融调控体系的完善,人民银行分支行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调控职责。加强对区域市场的监测,指导人民银行分支行实施好区域房地产信贷政策,成为房地产金融工作一个新的重点领域。为掌握各地区房地产市场新情况、新变化,闫丽娟推动建立和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建立有600多个数据项的房地产监测系统并做好实时数据整理,依托个人征信系统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关注国际上十几个主要国家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组织近2万个样本的年度全国重点城市住房贷款的抽样调查。每年都有数篇重点调研报告通过《金融情况专报》、《专报信息》等渠道上报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2011年以来,分支行承担的房地产调控任务增加,为帮助大家尽快熟悉相关政策,她与分支行货币信贷处的处长、经办人员的沟通变得多了起来,除按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外,电话沟通、邮件往来也成为她与分支行同事交流的热线。在与分支行的密切合作下,相关调控工作得到稳妥推动,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
政策发布后的宣传解释和跟踪评估,也是房地产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普通老百姓高度关注房地产调控,在政策向社会公布后,她都会接到普通百姓的来信、来电、甚至来访。在房地产信贷调控较为密集的那段时间里,她曾经连续3个月每天都能接到普通百姓、企业、金融机构的政策咨询电话,甚至还有直接的批评质疑,尽管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她仍然能够耐心细致地解释每一个问题,尽量帮助协调解决问题。
心系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扎实推进住房保障金融服务工作
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目标任务。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人民银行承担着负责制定和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宏观信贷指导政策的职责。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和方案,闫丽娟同志多次实地走访工矿企业棚户区、城市危旧房住户,亲身感受群众居住困难,细致了解金融服务需求和主要问题,研究起草指导意见,先后主笔起草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多份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为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提高更好的金融服务。为积极推动政策落实、了解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情况,她多次组织分支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并推荐多篇分支行优秀调研报告通过司内期刊进行工作交流和借鉴。2011年以来,北京等地区提出利用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筹集保障房建设资金的需求。在行领导的统筹部署下,闫丽娟具体参与了保障房直接融资模式、产品工具、资金使用以及工作机制的研究和推进工作。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的用于保障房建设的债务融资工具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惠及30多万户保障家庭。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的那些日子里,闫丽娟多次跟随领导深入灾区,与受灾农户面对面访谈,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座谈沟通,了解灾区住房重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查情况及时研究制定了支持灾区住房重建的金融措施,为金融机构全力做好灾区金融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至今,她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6月1日在四川映秀路边凉棚下开会、在余震中赶赴一线金融机构、在废墟旁倾听企业和老百姓意见的场景。
敬业奉献,团结同事,为央行事业不懈奋斗
房地产金融工作中常常出现人手紧、工作急、协调难等情况,闫丽娟坚持发扬“讲奉献、能吃苦”的传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工作摆在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她的左腿骨折,恰逢处内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看到同事们忙得焦头烂额,她将医生开好的请假条藏了起来,主动坚持拄着拐杖上班。没法下楼吃饭就请同事帮忙打饭,不方便坐车就晚点打车下班,没法出门调研就请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开会讨论政策。在她的带动下,全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主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前些日子,儿子的两个手指在学校意外被夹伤,当她在匆匆赶往医院看到血肉模糊的手指,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但在陪儿子打好石膏后,便把儿子丢给老公,连家也没回,又急忙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工作。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和同事们相处得像家人一样。这两年房地产与汽车金融处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对待处里的新同事,她会不遗余力地指导他们尽快熟悉业务,不耐其烦地提醒文书处理、保密等行内管理规定;遇到重要问题,也会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处内的工作氛围既浓厚又轻松。而同事们也视她为知心的姐姐,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会跟她倾诉,也会请她出主意、想办法。
在人民银行工作的10多年里,闫丽娟始终坚守着脚踏实地、守业为民的本真,在平凡但不平淡的工作生活中,激荡着自己的青春。尽管这些只是她执着追求、敬业奉献的几个剪影,但她却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房地产金融工作上贡献着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