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
周志平同志感动央行事迹
1986年而立之年的周志平开始了他的基层人民银行工作生涯,27个春秋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实而从容。时光在变迁,职位在升迁,但他心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那团火一样的激情与豪迈却始终没有变。2003年,周志平由湘潭市中心支行行长调任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行长,10年来,他以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带领全行员工务实创新,奋勇争先,使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张家界中心支行成为武汉分行乃至人民银行系统的先进中支,出色履行了一名基层中心支行行长的职责,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基层央行建设的新篇章。
把学习当“支点”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周志平把学习当作撬动人生与事业的支点。他强调,出色的工作业绩来源于深厚的内功,而内功的炼就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学习。
周志平把学习与工作既看成是一种使命,也当成了一种享受,用“学习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多年来,除了工作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学习,不管工作有多忙,回家有多晚,每天都要挤时间学习,节假日和“双休日”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加班或学习。中支不少干部职工都掌握了一个规律,“双休日”想找周行长去他办公室准没错。因为长年伏案劳累,他犯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毛病,动过手术,常常忍着腰痛坚持工作。这么多年来,他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而下班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大楼的也总是他。办公室的同志曾做过统计,说周行长每年利用休息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80天以上,他的读书笔记本装了满满一柜子。近年来,他多次应邀给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党校进行金融知识讲座,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得到上级行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其中《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等文章被张家界市委书记批示转发市直各单位参阅。近几年,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各类综合调研文章达20多篇。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周志平深知张家界中支建行晚,起点低,员工素质才是制约中支事业发展的瓶颈。周志平带领党委一班人紧紧围绕“争先创优”致力于建立一套有利于员工成长进步和工作创新的机制,向管理和机制要人要素质。比如,率先引入考试机制选拔中层干部,从支行选调人员坚持笔试与业绩考核相结合,不搞人情照顾,公平竞争。在员工优化劳动组合中,员工与科长直接选择,领导不摊派。对中层非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也实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激活员工的内在潜力。同时,也通过抓争先创优作这个“兴奋点”为全行树立起了一个追求的目标,凝聚起了全行员工的“精气神”。
周志平在湘潭中支探索开展的“学习型中支”建设做法2004年被武汉分行在全辖推广。回到张家界中支的他更是把“创争”活动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深入扎实推进。中支设立了“学习日”,做到天天有学习、周周有讲座、月月有集训、季季有论坛。实行“多道赛跑”,提供多种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员工,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中支先后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国创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中支党委还被评为张家界市“十佳学习型党组织”。
人气的聚集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张家界中支的创新发展和高效履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以廉洁作“底气”
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王冕《墨梅》诗云: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周志平在一次全行大会上说过一段话:“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中支行长这个岗位上,最大的幸福是平安,最大的本事是团结,最大的底气是廉洁。”
不论是在湘潭中支还是张家界中支,周志平始终保持着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清廉本色。他担任基层中支“一把手”12年,从不直接分管基建、财务和人事。他强调“制度立行、民主兴行”,把权力分散给班子成员,下放给职代会,透明在党委会和行长办公会上。2004年,几家保险公司分别找到周志平,请他给予照顾,但他把保险定夺权交给职代会,几家保险公司竞标,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10多万元。同年,中支培训中心维修,多家公司托熟人要他关照,他仍然是将维修方案及维修公司交职代会审议确定,结果将原来的预算降低将近一半。2005年,中支新办公大楼及库房基建工作启动,在确定施工队伍的时候,他让所有入围单位作竞标陈述,由各科室负责人、职工代表及全体行领导组成的27人评议委员会集体评议,让大家投票决定。
他6个兄弟姐妹,有5个陆续下岗,他连一个临时性工作都没给安排。一位非常要好的高中同学下岗了想在金融系统找份工作被他婉拒了,后来,同学想做点小生意让他出面联系一点贷款,还是被他拒绝了。最近,同学儿子结婚,让安排一台接儿媳的婚车,他再也不忍心拒绝了,他让中支司机班给安排了一台车,但那位同学至今还不知道,事后周志平按规定补交了因私用车的200元费用。
无欲则刚。在张家界中支乃至整个金融系统,周志平以敢讲硬话,不怕得罪人著称。之所以能这样,就是因为他无私无畏,靠的是自身过硬的底气。多年来,他做到了不义之财不取,不洁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他主政张家界中支后,实施了包括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职称、接待管理、劳务派遣用工、物业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比如他顶住压力仅清退的临时用工就达60多人。由于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加上广泛征求意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武汉分行评选“十佳廉政模范”,周志平排在“十佳”之首,张家界中支被分行评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用奉献显“大爱”
诗人艾青深情吟唱: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张家界土家先民的后裔,周志平深情地爱着脚下这片土地。张家界地处湖南西北边陲武陵山腹地,与三省交界,少数民族聚居,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人均GDP和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工作生活条件属于全省最差地区之一。基于对家乡的这份特殊感情,10年前,他放弃了具有更好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的“长株谭”发达地区,主动要求从湘潭中支“一把手”调回到张家界中支任职。
他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把货币政策的一般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找准履行职责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随着旅游市场的拓展,大批韩国客人涌入张家界,每年有数十亿韩元非法流入黑市,周志平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他带领外汇管理部门的同志深入景区、旅游企业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原副总理黄菊先后两次批示,促成国家外管总局对韩币流通做出政策调整,张家界成为全国首家开办韩元现钞双向兑换的城市。此举得到原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的批示以及多家媒体的推介,被誉为“金融支持旅游的范本效应”。
早在2001年周志平任张家界中支副行长时,在他卓有成效的组织推动下,该行的金融维权工作就得到人总行原副行长史纪良的批示并在全国推行。从湘潭回来后,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张家界市建立起了“政府主导、人行推动、相关部门配合”的一整套有效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清收党政部门和国家公职人员“两类”不良贷款的相关政策,力度之大、措施之硬全国罕见,其做法得到总行原副行长苏宁的批示。在他的主导下,张家界在全国率先将支付环境建设纳入景区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支被推荐为全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先进单位。
过去张家界曾因金融环境恶化而被媒体公开曝光,而今天该市金融环境已历经由乱到治获取了丰厚汇报,周志平任职10年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分别增长了6.1倍和4.5倍。在张家界建市二十周年之际,他当选二十位“张家界市建设功臣”之一。
在周志平的领导下,张家界市中心支行也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嬗变,中支多次荣获武汉分行和长沙中支年度考评先进单位,中支党委被总行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中支被总行评为2005-2008年度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荣获了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头雁奋飞百雁随。在张家界中支这支振翼翱翔的鸿阵中,周志平就是那只穿云破雾、领航奋飞的头雁,责任与使命是他的动力,敬业与奉献是他的双翼,而学习是他的充电器,清廉使他飞得轻盈矫健。周志平奉献的不只是力量、干劲和业绩,更奉献了形象与魅力、思想与理念,他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一些治行理念已逐步转化成了一种文化元素为员工普遍接受和自觉遵循。有理由相信,在自由辽阔的天空,一支有自己文化的团队一定飞得更高更远……